近日,今年前三季度各大城市(大陆)经济运行情况陆续公布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也是我国基本摆脱疫情的第一年,在经济全面复苏、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背景下,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变与不变? 上海成前三季唯一突破3万亿的城市 作为经济总量稳居前两名的强一线城市,上海和北京继续领跑全国各城。2021年前三季度,上海GDP成功突破3万亿,具体为30866.7亿元,相比上年同期增长9.8%,和全国实际增速持平。 目前深圳数据还没有公布,但基本可以肯定上海是唯一一个前三季度GDP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。自今年首次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以来,上海加快做强做优“五型经济”。即在上海发展最具鲜明优势的创新型经济、服务型经济、开放型经济、总部型经济与流量型经济,旨在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。 北京前三季度GDP达29753亿元,以不到200亿元的差距与3万亿元失之交臂,排在上海之后。但从增速上看,北京同比增长10.7%,高于上海0.9个百分点。重点行业和新经济成为主要支撑。新经济占GDP比重达39.4%,疫苗生产带动医药制造业同比增3.3倍。 广州前三季以77亿优势小胜重庆 近年来,GDP第四城之争备受关注,广州与重庆的GDP总量差距也在逐渐缩小。2020年前三季度重庆曾超越广州。最终在2020第四季度,广州以16.32亿元的优势险胜重庆,守住全国城市GDP第四强。 2021年前三季度,广州GDP规模20029.12亿元,同比增长9.9%,两年平均增长5.3%;重庆GDP规模19951.89亿元,同比增长9.9%,两年平均增长6.2%。 总体上看,广州以77亿元的优势小胜重庆,对比上半年广州领先重庆将近200亿元来看,差距在进一步缩小。 从投资端看,前三季度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.8%,两年平均增长12.8%,表现亮眼。投资增速不仅比全国高12.5个百分点,还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。其中,广州高技术制造业、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.3%、24.8%,增速比上半年分别提升7.2个、5.2个百分点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蓄力蓄能。民间投资信心足,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7.7%,两年平均增长15.6%,比上半年的两年平均增速提高3.2个百分点。对比上海、北京、重庆等城市,前三季度投资增速分别为9.4%、7.9%和8.4%,均不及广州两位数的增长。 从消费端看,受“二次疫情”影响,广州在消费领域的表现一般。前三季度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499.89亿元,同比增长12.8%,而重庆的两个数据是10302.06亿元,同比增长达到23.7%。要知道,在今年5月下旬,广州突发疫情,全市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,特别是封闭封控区域、住宿餐饮等行业企业受到直接冲击。在实施精准防控措施下,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打下良好基础。 武汉复苏强劲,固投成重要引擎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,武汉去年GDP经历了一季度的“下滑四成”到二季度“单季打平”,再到三季度“全面回升”,四季度稳住全国前十。疫情缓和后,武汉经济开始触底反弹。 今年以来武汉经济继续保持强势复苏,前三季度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17.73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8.8%,比2019年同期增长6.4%,两年平均增长3.2%。 分产业来看,武汉市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26.24亿元,同比增长13.2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为4497.76亿元,同比增长17.5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7493.73亿元,同比增长19.7%。 从数据来看,以固定资产投资、国内贸易、对外进出口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恢复增长最快,且占全市经济比重依然最高,是拉动经济社会稳定恢复增长的重要引擎,对武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首位。 成都与苏州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助力下,成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,但是想赶上苏州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。 前三季度成都GDP为:14438.75亿元,同期苏州为:16393.31亿元。苏州不仅在经济总量上领先成都1954.56亿元,同比差距进一步拉大,同时在增速上也领先成都0.9个百分点,显然要超越苏州,成都还有很多功课要做。 苏州一直是新一线城市的“杀手”,有分析指出成都、武汉、南京、杭州等城市要想迈入头部城市序列,势必需要超越苏州。作为工业之都,前三季度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53.3亿元,同比增长20.5%,两年平均增长10.8%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产值同比增长。自2017年开始,上海、苏州和深圳分别为33989.36亿元、31956.21亿元和30702.7亿,位列国内工业城市前三位。苏州的工业维持较快增速,即使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2020年,其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依然达到4.0%,高于上海和深圳的1.6%、1.5%。今年上半年,深圳和上海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12.5%和18.8%,而苏州达到26.5%。 消费方面,成都略胜一筹。前三季度,成都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2.1亿元,同比增长17.6%,两年平均增长5.9%;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.1%,两年平均增长7.3%。苏州同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1.9亿元,同比增长21.2%,两年平均增长7.6%,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0.8%,两年平均增长8.0% 宁波前三季GDP加入万亿俱乐部 前三季度宁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32.9亿元,同比增长10.0%,两年平均增长5.9%,两项增幅分别高于全国0.2和0.7百分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宁波在前三季度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。 工业是宁波经济发展的“压舱石”,也是推动宁波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。面对原材料价格畸高、缺芯等多重挑战,宁波工业顶住压力,表现出强劲的韧性和增长动力。宁波前三季度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498.8亿元,同比增长15.0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50%以上。 宁波的规上工业增加值,放至全国同样“耀眼”。根据已公布的数据,全国副省级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也已出炉。今年前三季度,武汉排在首位,同比增长17.9%,大连(16.1%)、厦门(15.7%)为第二与第三,宁波(15%)排至第四位。其后依次是沈阳(13%),第6至10位分别是杭州(12.7%)、成都(12.3%)、南京(12%)、青岛(11.3%)、广州(10.3%)。 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张洁莹